就在四人商议具体实施的时候,张阿难看见殿外有锦衣卫的身影,便悄悄走了出去。
“拜见指挥使。”
身为情报院的指挥使,张阿难蹙着眉问道:“是不是发生了何事?”
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,这名锦衣卫道:“这是太子殿下快马加鞭让人给陛下送的信。”
张阿难一听,将信收入袖口之中,挥挥手便让锦衣卫退下了。
左右看了看无人,他便若无其事的走回了甘露殿。
天生的谍报头子模样。
“陛下,这是太子殿下刚派人送来的密信。”张阿难双手将袖口中的信递到了李世民面前。
一听,大家便停下了讨论的事情。
“既然陛下还有事,那臣等先告辞了。”房玄龄刚要拱手离开。
却被李世民给拦住了:“等等。”
嘴上说着,他已经打开了密信。
一摸到这纸张,李世民就知道事情非同小可。
这是锦衣卫专用的密信信纸,全天下独一无二,也是李承乾专门给锦衣卫印刷的。
纸张要比普通的纸张厚很多。
而且上面还有专属锦衣卫的印章,这印章不是自己盖上去的,而是生产纸张的时候用特殊工艺印上去的。
本来李承乾是打算用在未来纸钞上的。
可想到锦衣卫这个机构,便先用在这里了。
除了纸张不同外,还有一种传递密信的方式就是,透明的字。
遇热会显现那种。
不过李承乾觉得并未达到那种级别,那种级别的基本上都是关乎于战场上的探子使用。
看完信,李世民眉头一皱道:“你们看看吧。”
说着便把信递给了张阿难。
再由张阿难递给了房玄龄三人。
看完信,房玄龄和杜如晦、李靖也是眉头紧锁。
上面写的是最近李承乾实地了解的岭南情况。
想的要比他们复杂。
俚僚和冯盎之间的一些间隙。
李承乾主张是招安僚族,让岭南成为三足鼎立之势。
这样朝廷更好控制。
还提议了将僚人安排去新开荒的地方,开辟出一个五十年的自治区。
算是对僚人的安排。
自治区内,所有的赋税将不上交朝廷。
“胡闹。”李世民蹙眉骂道,之前李承乾提议突厥为自治区的时候,那是因为稳定突厥人心。
现在给僚人提供地方成为自治区,这不是国中之国吗?
而房玄龄看完信件后,对李世民拱手道:“陛下,太子殿下此法看似胡闹,却有可取之处。”
“可取之处?”李世民蹙眉问道:“他是准备将大唐拆的四分五裂吗?有可取之处,朕看他是疯了。”
闻言,房玄龄也是叹息一声。
不过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道:“陛下,太子殿下说这是自治区,可也说是官员任命是有朝廷掌控,这不算是国中之国。无非就是没有赋税,五十年时间让僚人自行发展,这对于大唐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。”
“未必是坏事?”李世民蹙眉问道。
“没错。”
房玄龄之前找李承乾聊过,知道这位太子殿下的想法,虽然与大唐如今的政策背道而驰,可也有可取之处。
那就是解决大唐如今最大的麻烦:世家。
“陛下,不知太子殿下可有跟陛下提过商鞅变法?”房玄龄突然问道。
李世民有些迷茫的摇头:“未曾提过。”
反倒是李靖来了兴趣,因为李承乾要变革,改变如今的体系,他是知道的。
“陛下,臣之前找太子殿下私下聊过,当然仅仅只是探讨而已。”
生怕李世民怀疑,房玄龄提前打了预防针。
对于房玄龄的信任,李世民还是有的。
而且出入东宫哪些官员,他门清:“玄龄你直接说,朕对你是一万个放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