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这一等,就是整整三个月。
三个月里,刘三仿佛被上天庇佑,任务再危险,他都能全身而退,还屡屡立功,渐渐成了营里的“模范英雄”。有人开始称他为“活阎王”,说他是战场上的不死神将;而秦苍,却被冷落、质疑,甚至被调往后方,执行一些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勤务。
就在所有人以为秦苍就此被边缘化,成为战争角落里一块被遗忘的石头时,真正的风暴,悄然拉开了序幕。
那天夜里,他在堆满军火的仓库里,偶然发现了一本未被完全烧毁的日记,那是敌军一名低级军官的遗物。他本想随手扔掉,却不知为何翻开了一页,而那一页的内容,却让他全身发冷。
“……中间人代号‘黑狗’,每月十五,接头点依旧是旧驿道……其人为我方安排的内应,行动多次成功,未曾暴露。其自称刘三。”
那一刻,秦苍仿佛被雷击中。他立刻回忆起刘三曾多次“迷路”、多次“偶然”错过集结时间、每次“意外”带回的战利品和电码本——这些都完美无缺,却也过于完美了。
他没有惊动任何人。他只是悄悄把日记藏好,又查阅了战损记录,发现每次刘三参加的战斗,真正的伤亡往往出现在执行最核心任务的小组里,而这些小组的士兵,大多是老兵、机警、有判断力的人。他甚至发现在一次战斗中,失踪的一名战士曾给后方发回过简讯,说他怀疑有人“带错路”,结果第二天,这人尸首被发现悬在树上,口鼻塞满了泥土,被判定为“战斗中误入沼泽”。
这一切,像一张网,悄无声息地围绕成型。
秦苍没有急着揭穿。他在等一个机会,一个能当众戳破刘三伪装、让所有人无法否认的机会。
这机会,很快来了。
某次全军大会战打响,刘三被任命为左翼突击队长,而秦苍被临时调回,负责支援部队。他明白,这是刘三安排的局——他要用一次胜利来彻底把自己踩下去。
但他低估了秦苍的耐性,也高估了自己的伪装。
战斗前夜,秦苍亲自带人埋伏在刘三的必经之路上。他没有带任何军官,只带了两个他信得过的老兵。他们潜伏在山坡上的石缝间,看着刘三趁夜潜入林中,在一座废弃碉堡里和几个不明身份的男人低声交谈。
那一刻,秦苍没有动手。他只是记录下所有,甚至用缴获的敌方摄影机拍下了一切。
第二天凌晨,敌人居然提前发动攻击,而刘三那边的阵地却早已空无一人。当营长质问时,刘三理直气壮地说是接到“紧急调动命令”。可秦苍当众站出,拿出证据,一张张照片,一段段录音,一句句敌军的通信记录,全都在一瞬间砸在众人面前。
那一刻,众人哗然。而刘三,却没有惊慌。他只是微微一笑,缓缓站起身来,吐出一句让所有人心头一凛的话:
“你们以为,这就完了吗?”